114年3月 Vol.98No.1
113年12月 Vol.97No.4
113年9月 Vol.97No.3
113年6月 Vol.97No.2
本專輯以「工程永續力」為核心,探討建設與環境共榮的多元面向,涵蓋能源轉型、水資源調度、生態復育、減碳策略與資源循環等議題。透過實例說明展示台灣在抽蓄儲能、風力發電、水資源調度、自然工法、城市發展、永續園區、資源再利用與污水處理等領域的創新實踐,強調永續規劃與零...
中國工程師學會暨各專門工程學會114年聯合餐會...
工程師的專業訓練與實務經驗,主要聚焦於技術問題的解決,並確保工程能夠在地質、氣候、工法、預算與時程等多重限制下順利推進。然而,當「永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工程建設的思維與方法必須重新調整。我們不僅要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避免環境負債留給後代,更要...
隨著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間歇性再生能源的佔比逐漸上升,其間歇性發電特 質,將對電網穩定供電的衝擊,需要配合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建立分散式電力系統,方能精準調控電力才能達到最佳穩定供電效用。大型儲能設施以抽蓄水力電廠技術較為純熟,其單位成本較低、具長...
我國長期以來高達九成以上能源依賴進口,化石能源依存度高,因此在面對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趨勢與達成非核家園願景之下,政府規劃於2025 年之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應達20% 為政策目標,期能在兼顧能源安全、環境永續及綠色經濟下,建構安全穩定、效率及潔淨能源供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