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台日港國際能源論壇(103年4月28日)

論壇會後新聞稿

2014台日港國際能源論壇

面對後311時代

綜觀亞太新觀點 看核能、核安及能源永續議題

 

2011年3月,日本發生東北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廠事故,重創日本經濟,更再度挑動全球對核能的敏感神經。但不斷上漲的電價,卻讓日本整體經濟雪上加霜,也讓日本安倍政府決定重啟核電廠,引發各界爭議。對臺灣而言,核四安全問題及核能政策,也一直是讓社會各界爭論不休的議題,為讓核四停建,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甚至於近日展開禁食抗議,許多支持反核運動的學生與民眾,也積極表達不要核電的訴求,在龐大社會壓力下,臺灣該如何面對能源議題,4月28日中國工程師學會,協同台灣環境管理協會、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特別舉辦「2014台日港國際能源論壇」,希望從理性多元的角度,深入討論能源議題。

「2014台日港國際能源論壇」,邀請日本東京大學前校長有馬朗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前校長李嗣涔三位重量級學者及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臺灣鋼鐵公會代表林弘男、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董事長林志森及臺大新能源中心教授黃秉鈞多位產業及能源專家,對於未來能源發展進行深入的討論,希望凝聚國家能源發展藍圖,為全民打造一個安全、充裕的能源前景。

首先,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陳振川在開幕致詞中表示,這次舉辦這台日港能源論壇的原因,乃是因為身為工程師,判斷事情是非常理性和倚賴邏輯,希望邀請到各領域的專家,針對核能及能源發電的未來性,進行全面理性客觀的討論。

在311事件中受創最深的日本,災後如何重建民眾對於核能發電的信心,如何在能源需求與社會安全中取得平衡,是日本所面臨最關鍵,也無法逃避的下一步。面對現況,東京大學前校長有馬朗人表示,台日兩國都努力開發再生能源,但因為研發耗時,也需要龐大的經費,只能當作是中長程的計畫;在一面研發再生能源的同時,如何改善核能安全,在短期中提供充沛電力,也是必須要進行的可能方案。

有馬前校長更從教育角度著手,談到日本能源與電力的需求、地球暖化及再生能源的使用狀況,更進一步切中目前日本核能的使用,希望可以為未來全球核能發展,帶來深入的反思與討論。論壇主持人吳琬瑜更進一步追問,日本民眾對於核災後的創傷壓力,將成為日本重啟核電的關卡,有馬前校長回覆,的確,如何透過有效的溝通,重拾日本民眾對核能發電的信心,是日本政府擬訂核能政策的關鍵。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以幽默風趣的言談,討論各種能源所帶來的利弊與風險,一開始說明人類使用能源的簡史談起,帶到能源產生的問題及環保議題,進一步說明現代科技與社會的緊密依存,希望帶給政府能源政策篩選的依據。郭校長認為能源是否充裕也是社會安全及國家安全問題,未來的能源策略的重點,並不在於使不使用核能或核四,而是一個理性評估各項能源來源穩定性、汙染度及心理因素等配套組合的問題。

對臺灣而言,特地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前校長,也是能源國家型科技研究計劃第一期總主持人李嗣涔,以「永續能源政策三部曲」為題,嘗試回答幾個問題,如何協助在2025年達到永續綱領目標,兼顧經濟成長的同時,將溫室氣體排放降至2000年水準;以及臺灣低碳電力配置及核能角色應該為何?又該如何做起?在臺灣能源問題不只是暖化議題、經濟議題、民生議題,更是政治議題。但台灣身為全球節能減碳的後段生,該如何傾國家之力,改善能源使用及汙染的問題,是當務之急。

另外,在交流論壇中,研究機構及產業代表貴賓,也針對各自的專長提出了不同角度的討論。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從經濟角度來看能源與核安教育,思考如何在「穩健減核」與「立即廢核」之間取得平衡,理性看待能源議題,是很重要的;而對在製程中需要大量使用電力的鋼鐵業來說,臺灣鋼鐵公會代表林弘男表示,從理性客觀的角度來說,急廢核電或電價上漲等策略,的確會對社會經濟、環境氣候及社會民生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產業的觀點,也需要進一步加入能源議題的考量。

此外,再生能源也是現場觀眾想要瞭解的替代方案,臺灣大學機械系教授黃秉鈞提出「太陽光電」的選項,認為近兩年太陽光電產業的發展,已經跳躍性的進展,費用也大幅降低;如果之後的建築都可以使用太陽光電能源,就能大服替代廢核後的電力缺口。

精采的台日港國際能源論壇,由主辦單位中國工程師學會發起,創會百年來秉持著客觀、公正、專業、理性的立場,去(102)年成立「電力及核能安全專案小組」,從工程技術、環境保護、核能安全及經濟發展的角度,期盼深入瞭解問題的真相,確保國家社會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