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陽明山坪頂古圳

[活動報導]
專業工程師與專業志工老師帶領會員與眷屬實地踏訪坪頂古圳
-----體認先民開墾水利灌溉工程的艱辛與貢獻
撰寫:林宗銘執行秘書
中國工程師學會得獎人聯誼委員會於109年11月7日舉辦坪頂古圳參訪活動,讓我們了解到先民開墾篳路藍縷的不易,先民的智慧克服困難開鑿到現在還維持提供平等里居民使用的三條古圳,令人敬佩。今天活動讓參訪者有深刻的體驗。活動由學會得獎人聯誼委員會承辦,由張主任委員擔任領隊,林宗銘執行秘書也是專業志工,全程導覽。
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坪頂古圳最早起源1835年。在那個沒有怪手電鑽的年代,在平原上開溝鑿圳已是不易,在坪頂大坪尾地區,要種水稻需要鑿穿鵝尾山引對面內雙溪的水才能灌溉。
三條水圳都是動用居民的力量鑿穿鵝尾山相當不容易。鵝尾山從空中俯瞰狀似一隻大鵝,最狹窄的地方就是鵝脖子的部分,如果要打通也大概要鑿60公尺左右的隧道。那個時代除了沒有現代的電動工具外也沒有精密的測量工具,專業開圳施工人員以手工具開挖,而隧道部分也可能借助當時煤礦挖坑的施工技術,克服光線空氣等難題。水圳到光復初期還是維持土溝型態,一直到產業道路開通,相關建材方便運送,改善圳道輸水功能才改變。
坪頂古圳依地勢高而低共有坪頂舊圳、坪頂新圳、登峰圳三條水圳。由上而下就像一個三字,中間有步道貫穿。
坪頂舊圳1835年,全長3公里,隧道長度60公尺,水源頭海拔468公尺
坪頂新圳1849年,全長4公里,隧道長度300公尺,水源頭海拔434公尺
登峰圳1909年,全長7公里,隧道長度400公尺,水源頭海拔426公尺
早期水圳是傳統土溝,對自然環境破壞較小,缺點是運送圳水因滲漏等因素效率差,演進U型溝施工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影響大,難以復原,優點是維護容易,漏水少,效率佳。針對U型溝對生態環境的衝擊,改善施工方式採擬生態工法,著重於營造對水底底棲生物有利之生存空間在水圳內堆砌大小石頭交錯產生細縫,使生物有陰暗的孔洞可以棲息。細縫中更會生長出許多植物和苔蘚,讓水中生物產生保護作用,在圳道的設計模擬溪中真正的狀況有深坑、水流有緩急,擬生態工法優點是兼具環境與美觀,盡量平衡人工設施與生態環境。
平等里位於七星山下東南方,內寮溪與菁礐溪間丘陵台地,海拔約400到500公尺之間,面積6.2平方公里,日據時代稱平頂庄,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改稱平等里。
最早開鑿時間是西元1714年,清乾隆6年,漳州人何士蘭初來開墾,當時是雜木林地開墾成園地,農作物為甘藷亦為主食。耕作模式:兩年甘藷10年林地(相思樹)之輪耕制度保持地力不衰。經濟模式:將相思樹燒成木炭換取現金,買米和日常用品。
1835年水圳完成後,改為水田墾民生活模式,春季至夏季可種植一期稻米,秋後種甘藷。經濟作物之演變從大菁、茶、柑橘、高山蔬菜、花卉、苗木到後期種觀賞苗木、觀光果園、蘭花等。
人類自古以來逐水而居,水是一切生存的命脈且影響到人的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