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多元包容工程環境行動方案調查研究報告」結論出爐

111年歷史的中國工程師學會(簡稱中工會) 發佈「創造多元包容工程環境行動方案調查研究報告」。理事長施義芳表示,中工會於2018年成立女性工程師委員會,著力於深入了解產官學研各界女性工程師與科技人的就業狀況,值此工程與科技界大感人才短缺的時代,期許提升女性進入工程行業的比例,並能駐留貢獻,由此改善工程行業的環境,讓兩性人才皆能得到充分發揮。

理事長施義芳表示,研究首先發現在現今時代,過去許多認為「男理工女人文」、先天體能有差異、工程與科技領域工作環境不適合女性等原因早已不是重點。經過與48位專家反覆討論之研究結果顯示,關鍵因素在於女性在家庭的投入度較高,且家長上班時間與孩童上學時間不一致,尤其工程與科技領域超時工作頻率高,使得有孩童或長者需要照顧時,若沒有合適的協助人員或機構,往往因為社會對女性在家庭角色的期待較高、工作成就的期待較低,以及薪資常較另一半低,而被迫離開工作照顧家庭。然而社會變遷,男性遇到這種狀況的比例竟也有升高的趨勢。

中工會女性工程師委員會主委薛文珍表示,從專家共識發現,為改善女性進入工程科技領域的障礙並避免兩性人才流失,首要應改變以員工在辦公室上班時數為薪資或價值衡量基準的制度與觀念,容許兼顧家庭照顧的彈性上班時間或地點,設計工作模式與配套措施,使得不論性別,當需要照顧家庭致使原上班時段效能降低,可以依據需求調整而達成同樣甚至更大的工作效能。此於疫情時代更為重要,尤其當孩童必須在家遠距學習,迫使大量家庭照顧者面對嚴重的工作與家庭衝突問題。此與先進國家彈性上班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積極而言,政府需要提供企業誘因或規範,促使工作與家庭平衡之彈性工作模式與配套措施廣為施行,有利於減少任何性別的員工必須退出職場方能兼顧家庭的困境。工程與科技人才培養不易,因缺乏彈性的制度而流失,實屬可惜。再者,多年來女性在科技界已經有許多傑出表現,透過女性科技人典範之分享與宣傳,改變社會大眾對科技界之性別刻板印象,並為新世代學子打開未來的想像空間。

透過此次調查,凸顯工程與科技領域之性別差異現象不只需要女性付出努力,更需要政府政策、組織力量,以及先進的制度與機制設計,使得職場環境更有利於兩性人才的發展,並吸引優秀人才的駐留。同時,也需要大眾媒體協助,去除刻板印象、打開社會的想像空間及新世代的發展機會。

中工會女性工程師委員會本於2019年女性工程師從業量化調查,當時重要結論包括工程與科技領域存在女性工程師與女性主管占比低,以及女性工程師隨時間流失等現象。2021年邀請土木營建、建築與都市規劃、電子電機、資訊通訊、化工材料、生技醫工、環工綠能及機械8個領域產官學研共48位專家,並委託淡江大學工程法律中心范素玲主任以Delphi方法進一步探討現象的成因以及解決對策,近日結論出爐。

附件:結案簡報:創造多元包容工程環境行動方案調查研究-結案簡報-公開20220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