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沿革
我國自前清同治光緒年間,設立製造局、船政局,以及織造、火柴、造紙等工廠,並開發煤礦,建造鐵路,始有近代式之工程事業,其中大都為政府經營組織,技術人員則多借重外籍人士;光緒31年,詹天佑先生主持京張鐵路之建築,始開國人主辦鉅大工程之端;嗣後教育革新,工程人才輩出,工程界人士鑒於國家需要之殷切,本身責任之重大,乃謀互相之團結,切磋學術,群策群力,以求事業之進步,其時國外工科留學生,已有關於學術性質之集會,國內如南洋、北洋、唐山及上海兵工學校之畢業生,亦多聯絡;辛亥革命,民國肇基,學會組織始應運而生,時詹天佑先生主辦粵漢鐵路工程,於民國元年在廣州約集工程界同志,創立中華工程師會,是為工程師有團體組織之始;嗣顏德慶先生又在上海創立中華工學會,又有徐文炯先生等組設路工同人共濟會;三會名稱雖不同,而宗旨相仿,且皆推詹先生為會長或名譽會長;不久三會合併,改名為中華工程師會,選詹先生為會長,以漢口為會址,會員有148人;民國4年,改名為中華工程師學會,遷總會於北平,嗣後會務胥以北平為中心。
民國6年,在美留學研究或工作之工程界20餘人,又發起組織中國工程學會,會員有80餘人;嗣後以會員回國日眾,國內入會會員日多,乃將總會移至上海,並在上海、北平、天津等地,組織分會;12年在上海舉行國內第一次年會,是時會員已增至350餘人,至19年則增至1,500餘人。
中華工程師學會及中國工程學會,成立雖有先後,而宗旨則同,會員亦多相同。民國19年,雙方會員多人提出將兩會合併,俾得集中力量以謀發展,因此各推出代表,商討並擬新會章草案;20年8月,在南京舉行兩會聯合年會,通過合併方案,更名為中國工程師學會,以民國元年作為本學會創始之年,設總會於南京,合併時,會員共計有2,169人;嗣後逐年選定地點召開年會,會務日益發達。
抗戰開始,政府內遷,會務曾一度停頓。27年10月,在重慶召開臨時大會,將總會移至重慶,在後方重要城市,積極組織分會,並曾在昆明、成都、貴陽、蘭州、桂林、重慶等地,召開年會,甚為熱烈。
抗戰勝利還都,總會亦在首都恢復,曾在南京及臺北召開年會。38年,京滬撤守,總會幹事人員,未曾撤出,以致總會一切財產、基金,以及檔案紀錄、會員登記卡等,皆歸散失,會務又陷於停頓。
台灣光復後,旋即成立分會,加強與總會及內地各分會間之連繫,會務之推展極為順利。迨大陸退守後,各地渡海來台之工程人員麕集,為連絡工程界同志、研究工程學術,協助國家建設,在台會員共同決議將總會遷台改選,40年3月,總會正式在台復會,除每年召開年會及積極辦理各項學術活動並加強連繫在台會員外,另定期發行會刊、會報及其他各項有關工程學術方面之圖刊,會務持續蓬勃發展,各項重大會務活動亦因應時代變遷和國家發展需要,持續辦理中。
民國54年,為紀念 國父百年誕辰,表彰工程學術界人員對於實施 國父遺教有關工程建設及工程教育之重大成就者,經本學會第29屆理監事暨執行部第7次及第8次聯席會議討論決議,對光復後之臺灣省或金門、馬祖兩地工程建設實際工作有卓著貢獻者,或從事技術研究及工程教育有重要成就者,由本學會組織審查小組委員會就各方提名推薦候選人依章審定,並提經本學會第29屆理監事暨執行部第12次聯席會議決議,以會員丁道炎等138名合於頒獎簡則之規定,於54年11月第30屆年會時頒贈以「國父百年誕辰工程建設紀念獎狀」以資鼓勵。
民國55年起,每2年與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共同在臺北舉辦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邀請旅居美國及歐洲之學人、專家回國主講,國內專家、教授參與討論會者逾千人。自民國69年起,每年與本學會日本分會共同舉辦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邀請日籍工程技術專家來訪與國內專家、學者共同研討最新之工程技術,以增進兩國先進工程技術的交流與互動;自民國98年起改為每2年舉辦1次。
另為紀念發揚本學會創會之宗旨,分別於民國50年、60年、70年、80年、100年及110年時均有編印紀念特刊,並擴大辦理聯合年會活動。每年年會均邀請會員、簽訂合作協議之專門工程學會,以及獲得當年度各獎項得獎人及單位出席。